close

記得之前回診時,在馬偕的護士鼓勵下,一直想全親餵,全親餵好處多多,研究顯示,親餵時寶寶會運動到瓶餵不會運動到的下顎肌肉,所以有助於未來語言的發展,並且,母乳抗體的活性比較好,寶寶更不容易生病,中間少了吸奶,裝奶瓶,冷藏,所以更大大減少了細菌污染的風險;更重要的是方便省時,不用那麼多道工序。


之前始終無法轉換成功,檢討後發現最大的問題來自於:奶量與TOTORO的需求量差太多。 
長期積極的擠奶,讓每日的奶量都高於TOTORO吃的,所以等不到他吸的時候就脹到必須先吸奶,不然就是TOTORO吃完,我還是必須吸出一大堆奶,搞得很累。而因為奶量太大,所以TOTORO每次吃到的都是熱量較低的前奶,後奶都留給吸奶器了,所以容易餓,才餵完沒多久,又餓了,一直在餵奶的結果,TOTORO也沒辦法好好睡,最後就放棄又變成瓶餵了。


這一次因為TOTORO的厭奶期,只有在親餵時願意撒嬌的多吃一些,所以逼得媽媽只好轉成親餵,又因為想調節奶量,怕TOTORO老是吃到前奶,會容易餓或長不胖,所以盡量不吸奶,奶量在這一,二星期大量減少,幾乎已經調節成TOTORO的需求量了。


這二天拿奶瓶測試TOTORO,他已經連一口都不願意吸了,完全賴上媽媽親餵了。


就這麼莫名奇妙的,成功轉成全親餵,實在很開心,因為省了很多時間,而出門時也不用帶著一堆裝備(吸奶器,4個消毒過的喇叭罩和奶瓶,母乳袋,保冷袋等等。)吼,輕鬆多了,爸爸上週回國時,發現半夜都不用起床回溫母奶,開心極了,因為媽媽都是一把抓來親餵,所以爸爸也幫不上忙,只好一覺睡到天亮。 


雖然全親餵的成功也表示著,我不能單獨出門去放風了,24小時都要母子黏在一起,但是很值得哦。


 


昨天把一些奶瓶都消毒好,裝起來,只留下幾隻備用,以及幾個喇叭罩,萬一又脹奶時,可以使用。一邊收拾,一邊回想起這半年來辛苦的擠奶日子,前二個月TOTORO還在住院,很怕退奶的我,每二小時就擠一次,連半夜都設鬧鐘起床擠奶,後來奶量穩定後,則維持三小時一次,每天產量都是一千三以上,洗了無數的奶瓶,喇叭罩,用了無數的母乳袋,連那母乳冰櫃都老早就被塞滿了母乳冰棒,真是一段特別的經歷,其中的辛苦,塞奶的痛,睡眠不足的疲勞和初期的乳頭破皮受傷,都只有走過的擠奶媽媽團才能體會。


就這樣子,我從瓶餵媽媽團畢業了,轉學至親餵媽媽了。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uki黃油雞 的頭像
    Yuki黃油雞

    Yuki的公私日誌

    Yuki黃油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