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今天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到教會參加主日,感動滿滿的走出教堂。


牧師講道的題目是:從心裡饒恕。 


過去曾經傷害我們或背叛我們的人,我們是否從心裡饒恕他了? 還是已經在我們的心裡,種下苦毒的菓子呢?


今天牧師提到,當我們不願意饒恕對方,一直在心中生氣,指控對方,不管是口裡罵或是在心裡怨,都讓我們陷入苦毒。


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陷入苦毒,可以從這七個明顯的表現:(牧師特別提醒,我們不是在控告心中有苦毒的人,只是明確的指出這些表象,幫助我們去判別,自己或身邊的人是否有這樣的狀況)


第一. 沮喪:凡事容易陷入低潮,負面情緒。


第二.不信任別人


第三.不敏感:對別人的言語或行為很敏感,老是覺得別人不經意的話都傷到了自己,但是自己卻相反,對周遭很不敏感,時常說話傷到別人而不自知,也對別人缺乏關心,對別人的需求不伸出援手,覺得自己最需要幫助,沒有能力也提不起勁幫助別人,當別人向你訴苦時,心中有苦毒的人,通常這樣回答:我也很慘啊,像我............。只關心自己,不想再多介入別人的心事,慢慢變成一個自私的人。



第四.不知感恩:覺得別人的關心或是幫助,永遠不夠。老是在抱怨,沒人關心或是沒人幫助。得到關心時不感恩,反而一再的要求要更多。



 第五.緊張



 第六.疾病:容易產生疾病。



 第七.自我排斥:心中有苦毒的人,老是在心中或口裡,指控對方過去的行為,有多麼差勁,有多麼壞。慢慢地,心中充滿恨和怨,最後連自己都不喜歡自己了,開始自我排斥。


 


很可怕吧? 只不過是因為過去曾被傷害,所以無法原諒對方,這個小小的菓子在心中發芽,最後竟然讓自己變了一個樣子,變得連自己都討厭自己了。


大家可以想想看,自己或是身邊的人,是否有以上的七個表現,若有,是否他心中有無法饒恕的人呢? 帶他到 神的面前吧,把這些不公義的事交給 神來處理,神會施行祂的公義,為你伸冤,只要做一件事,從心中徹底饒恕,就能除去苦毒,改變自己的視野和觀念,這反而才是釋放自己。


 


以下是一篇很不錯的文章-介紹苦毒的成因,如何舒解苦毒。


 



揭開苦毒的面紗      李潘燕


 


毒苦毒,紮根在過去的傷害裡;釋放,建築在上帝的大愛裡。


 


有一次,我到東岸去主持一個研討會。像往常一樣,我列出一個有關個性的問卷單,以數字代表其強弱的等級,要求學員圈選自己每種個性特質的數字。在小組分享時,一位女士舉手說:「您可否解釋一下到底第十四條有關『苦毒』是什麼意思?」我看著那問卷,大聲朗讀她所提的那一段問題。


 


「那是什麼意思呢?」她仍堅持問。


 


「我估計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苦毒的經驗。」我解釋道:「在過去生命中負面的事,多少令我們有些憤怒或敵意的感覺。許多人也許比我們想像的更多苦毒。」


 


「我覺得自己沒有任何苦毒啊!」 那位 女士立即反應。


 


那天接下來的課程開始更深入的探討每個人對自我的觀感。到下午時,我們討論到個人孩童時期的經驗。


 


那位女士開始談到她童年的事。最後,終於承認:「啊!也許我真的心懷苦毒,但自己卻從未察覺。」


 


我當時想,這的確是事實,我們往往不知不覺地心懷苦毒啊。


 


苦毒比其他憤怒的情緒難以捉摸。苦毒的人不會對人發怒或施暴,也不會大聲尖叫。表面上他的憤怒似乎比較平息或淡化,所以連自己也難以察覺。然而,它會令周遭的人嚐受到一種苦澀的味道。


 


苦毒的各種面具


 


苦毒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呈現。有些人是經由退縮的舉止反映出來。比如,珍就是這樣。她應該是小組的一份子,但她不願參與,認為小組活動無聊又浪費時間。她的苦毒使她與小組隔絕。湯姆也是同樣拒絕與人合作,他不屑與人來往,只顧作自己的事。


 


另一種表現苦毒的方式是,經常對別人作負面的評論。比如,一群人正討論哪一個人最適合某個特定的工作。所有人的看法都一致,事情快要定案時,有一個人忽然提出對那候選人負面的評論,他會批評、抱怨或貶低對方。如果你仔細聆聽,你會發現他的評論並非正確或建設性的,只不過是發洩自己的怨恨或怒氣而已。


 


他是在不知不覺地洩露出自己心裡的苦毒。


 


有時老是找別人的差錯,也正是暴露出自己的苦毒來。心裡有苦毒的人往往會怪罪別人。因為自己苦毒的感覺得不到舒解,就集中焦點在周遭人的缺點上。他們無法誠實地面對自己,只好指責別人。


 


不斷地怨天尤人,和極端的悲觀主義也反射出一個人的苦毒。那些從不相信有什麼好事會臨到的人,往往是乖戾和苦毒的。總而言之,苦毒的面目可說是五花八門、琳瑯滿目。


 


苦毒的成因


 


就像其他情緒一樣,苦毒也不是湊巧發生,而是其來有自的。這種情緒通常種因於幼年時期。一個幼童的需求沒有得著滿足,可能造成苦毒的心理。因為他渴望得著愛和親密感,卻大失所望,因此認為命運對他不公平。這樣的心態會隨著他進入成年。


 


有些父母太忙,沒時間陪孩子。有一次,一位男孩告訴我:「我父母每星期在家中帶領兩個查經班,根本沒時間陪我們。我恨不得我們家房子燒燬掉,別人就不能來我們家,父母就有時間陪我們了。」


 


這個孩子心裡已有苦毒的感覺,久而久之,也許會變成對上帝的怨恨,因為他覺得都是上帝搶走了他的父母。


 


妒嫉的根源,通常也是苦毒。一個孩子如果覺得父母偏心某個兄弟姊妹,也會產生苦毒和怨懟。妒嫉是感恩的相反,苦毒的人通常是不懂得感恩的人。


 


苦毒有時來自家庭中嚴重的損失。失去父親或母親,或失去任何一位自己所愛的人,往往會產生負面的情緒。我認識一位小女孩,她的哥哥因意外喪生。多年來她一直心懷苦毒。她懷恨上帝,因為她想如果上帝是愛,祂就不應該讓她的哥哥死去。她有苦無處訴,因為母親會說:「不要提到你哥哥,那是太痛苦的經驗,講些快樂的事吧。」連小女孩自己都難以察覺,她看任何事物都帶著苦毒的有色眼鏡,日積月累地已深植在她的潛意識裡了。她的父母不懂得如何安慰她,也無法以聖經信仰的觀點來解讀這樁家庭的悲劇。


 


有時,父母過度保護的態度也會引發兒女的苦毒。一個過度保護或霸道的母親,可能剝奪了孩子自己對生活的學習和體驗。譬如,孩子已超越自己能綁鞋帶的年齡,她還不斷地替他繫鞋帶。反覆叮嚀孩子該作什麼、不該作什麼,以致剝奪了他的自動自發和自我價值感。雖然孩子不一定察覺,但其實長久以來他對母親的愛已參雜了極端的苦毒在內。


 


因生活的變故而受苦的人也會責怪上帝,或對上帝心懷苦毒。我認識一個聰明又靈敏的五歲小女孩,她剛出生的小弟弟天生嚴重殘障,不久就被發現無法正常地說話和反應。這小女孩經歷一段很困惑的時期,因她的小弟不可能和她一同玩耍了,又常聽到其他孩子嘲笑弟弟。縱使她多麼希望有一天弟弟能夠變成正常,但卻永無可能。有時她會去探望放在殘障孩童機構裡的弟弟,但她的憂傷、沮喪和深沉的苦毒卻無法解脫。


 


上帝造人,是要人與祂建立美好的關係。但人不認識上帝,以致失去從上帝而來最寶貴的資源─能積極正面地應付人生遭遇的悲劇和困難。


 


人生有無盡的苦難,當悲劇發生時,不認識上帝的人感覺多麼孤單無助。像幼兒的夭折、嚴重的生病或失業臨到時,他們不知要向誰求助?人生許多的苦難當如何解釋和面對?結果,他們的人生變成冷酷無情和嚴重缺乏愛。一點點的疑惑使苦毒有機會生根,年長日久,就蘊釀成嚴重的苦毒。


 


舒解苦毒有方


 


任何問題只要找出它的原因,便較容易解決。首先,要承認自己內心有苦毒。否認它就像將醫用繃帶貼在已經化膿的傷口上。只掩蓋問題,卻沒有真正解決它。承認問題的存在,就開啟了一扇健康地討論和洞見真相的門。一旦坦白地談論,就能有效地解決。


 


上帝往往使用人去幫助他人。如果我的車子壞了,我不會自己去修它,而會帶到鄰近的修車行。個人的問題也是如此,我們往往需要好友或專業輔導員,幫助我們舒解纏累多年的苦毒。但你也許會問:「上帝呢?難道祂不能直接幫助我們,而不必使用其他人嗎?」


 


是的,祂當然可以。但祂通常使用人來幫助我們減輕重擔,給予我們瞭解和鼓勵。聖經告訴我們:「要彼此認罪,互相代求,使你們可以得醫治。」(5:16)


 


追根究底,你會發現有苦毒的人,內心往往有受傷和憤怒的感覺,以及無法饒恕或拒絕饒恕。除非我們找到受傷害的原因,否則很難克服苦毒。如果我們內心有苦毒,就難以看清、欣賞並經歷背後所攜帶的正面意義。一旦除去苦毒,便能擁有截然不同的視觀。


 


饒恕也是克服苦毒的妙方之一。大部份人不能饒恕,是因為自己受了傷害,絕不甘心得罪他的人不受懲罰的報應,這是可以理解的。但身為基督徒,我們可以發現偉大而永恆的真理:我們不必為自己伸冤,寧可讓步,聽憑主怒。因為神是公義的,祂的權柄統管萬有。祂說:「伸冤在我,我必報應。」(12:12)祂必定會按祂的時間和方式,施行祂的公義,為我們伸冤。


 


饒恕的功課並非一蹴即成,它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地釐清負面的感覺,漸漸在情感和靈性上成長茁壯,以致能夠將一切交託給神,讓祂以祂的方式來秉公行義的一個過程。當我們好好禱告或讀神的話語,讓自己心緒漸漸平和下來,就變成較能饒恕。因此我們對自己的生命也會有嶄新的視觀,不再認為自己是無助的犧牲品。


 


不論你過去經驗多少傷害,以致內心的苦毒揮之不去,上帝都能加添你力量,賜你光明的未來,讓你變成一個健康整全的人。祂在你生命中的工作,並不在於你的境遇如何。因祂是永不改變的,祂有足夠的能力支持幫助你度過傷心悲痛。所以你的未來正如上帝永恆不變的應許一樣美好。祂真的可以「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,代替灰塵;喜樂油,代替悲哀……」(61:3)


 


苦毒,的確有許多不同的面具,以各種不同的面目出現。它包含了許多的痛苦,但我們可以靠主勝過它。這樣,不但自己較快樂,上帝也能夠使用我們,超乎我們所求所想的。


 


      轉載自:這裡有愛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uki黃油雞 的頭像
    Yuki黃油雞

    Yuki的公私日誌

    Yuki黃油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