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陣子身邊出現很多新手媽媽,很多也都是全職媽媽,常常會看到媽媽們愛子心切,所以會有很多的育兒原則和規矩來保護孩子,當然,很多時候會聽到他們家人及朋友用不以為然的語氣來質疑她們,我看在眼裡,真的很想替這些媽媽說話,孩子是她們最珍貴的資產之一,她們用盡全心的愛去照顧孩子,不管再累再辛苦,或者即便身體不適,也全心全力的在呵護孩子,每當孩子半夜不睡覺,或者身體不適而哭鬧時,只有偉大的母親,會打起精神來,守在他們身邊。所以,真的拜託大家,若你的身邊有全職媽媽,請遵重他們對於育兒上的原則及想法,這就是最大的支持了。這些質疑即便是出於善意,還是會讓全職媽媽們很難消受,更是一種挫折,質疑的話,負面的話,與別人家的嬰兒比較的言論,都不是造就人的話,對媽媽更是一種挫折,大家要更疼惜這些媽媽,多一點鼓勵吧!
整理了一些自己常看到的狀況,給大家分享,除了要增加媽媽的信心外,也要讓大家更了解,怎麼做才是真正對寶寶好。
1.寶寶哭鬧切勿驚慌
每個寶寶的個性和氣質天生就不同,如果你家的寶寶容易哭鬧,那麼要先確定他有沒有生病,如果一切狀況正常,那麼有時妳累到沒力氣安撫他,讓他哭一哭,其實也沒有什麼大礙的。這幾乎是所有的嬰兒都會遇上的事,一回生二回熟,第二個寶寶就不那麼緊張了。 有時家人因為想幫忙,所以會不斷的假想,最常見就是長輩會說,寶寶是不是嚇到了?要去收驚? 或是責怪媽媽太晚把小孩帶出去,所以才會如何如何,其實過多的擔心真的沒有必要。
2.這個不能吃哦!
媽媽對自己的孩子最了解,從喝奶開始,喝多少足夠?是分段喝還是一次喝?多久喝一次?都是依寶寶需求。 許醫師就常跟媽媽們說,每個寶寶的食量本來就不同,吸收也不同,不管是胖是瘦是高是矮,健康就好了,不用太在意。 但有時家人總會求好心切,那個誰誰誰,他家小孩都喝到XX多少了,他怎麼才喝這樣? 那個誰誰誰比他小,現在都幾公斤了,怎麼他才幾公斤? 這些評論既沒有建設性,也充滿了打擊,對媽媽和寶寶來說,不僅無益,更是信心挫敗,千萬不要輕易說出口。
吃副食品開始,媽媽通常會依照醫生指示,一樣一樣慢慢讓寶寶嘗試,以確定食物有無過敏,如果一股腦全都丟在粥裡煮,那到底過敏是哪一樣所造成,根本無從判斷起,但是常會聽到有家人跟媽媽說,以前你們小時候,幾個月大就什麼都可以吃了,現在你弄這樣根本不夠營養。 前陣子,看新聞才有阿嬤燉魚湯給小女嬰吃,結果過敏造成休克,其實現在醫學教育做的很好,醫生都會叮嚀很多,媽媽們也能從網路或書上取得很多資訊,家人真的不用太過擔心,千萬不要求好心切,額外準備副食品給小寶寶。
像小TOTORO對奶製品有過敏,只要拉肚子八成是當天又吃了什麼奶製品了,所以每當我發現他在吃含奶的餅乾,或者奶製品時,我一定會出聲提醒並且制止他再吃,我知道大家是疼他,但是他拉肚子時,會很不舒服,也會影響下幾餐的食慾,這些後續只有每天照顧他的媽媽才會知道。
所以,我有一個習慣,每當我們家有小寶寶來時,我要餵食一定先問過媽媽,問寶寶可不可以吃這個,才會給他,而且我會給媽媽,由媽媽來餵,因為太小的寶寶,有時能接受的食物大小,還是媽媽比較清楚,餵太大塊無法吞食,有時反而危險。 還有,千萬不要給三歲以下的寶寶吃花生或軟糖,硬的糖果以及果凍,這個在寶寶手冊上寫的很清楚,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,每次當我看到小TOTORO嘴裡有糖時,我都會直接挖出來,這真是太危險了。
我常開玩笑,出門要在小TOTORO的身上掛一個請勿餵食的牌子,不然他那麼厲害的討食功力,大人都會對他百依百順,那怎麼行?
3.生病中請勿接近
這是最基本的,但也是最難啟齒的,身為二個早產兒的媽媽,我是很保護小寶寶的,尤其KITTY還那麼小,大的生病,回來小的一定也難避免,所以二個都要很小心,所以這個部份,我都直說。 但很多身邊的全職媽媽,寶寶常被家人傳染,因為大家難得看到寶寶,都想抱一抱寶寶,也不管自己有沒有生病,感冒的就說自己快好了,不然就說只有一點流鼻水,然後媽媽也只好讓他們抱一抱,結果回來生病了,可憐的寶寶就只好送去住院,然後媽媽跟著去,變成24小時看護,照顧一個生病的小孩,真是辛苦到最高點,每回聽媽媽們講這種事情,那種無奈和無助,我都好心疼,很能感同身受。 但是,我要說,當媽媽角色的了,也要勇敢一點,勇於說不啊。
4.奇怪的偏方
寶寶若是生病,還是要找醫生,千萬不要試用奇怪的偏方,病毒的感染是沒有藥的,藥只能緩解症狀,不能解決病情,細菌型的感染有抗生素,但也不是每次醫生都會用,不嚴重的話醫生會讓寶寶觀察看看再決定。 感冒百分之九十是病毒型的感染,只能開止咳,止吐,止流鼻水,退燒之類的緩解的藥,醫生能做的,就是讓寶寶舒服一點,發燒後病症出來,就是要走完這個程序,先咳嗽,再流黃鼻涕,需要一星期左右時間才能好轉,濫用抗生素不旦無益並且會造成身體的抗藥性,診所最喜歡開抗生素,不管你是病毒型還是細菌感染,全都是用抗生素,很糟糕的習慣,這一點,馬偕醫院的醫生有寫部落格宣導過,不過我想幫助不大,因為這是長久的用藥習慣了。 常常,寶寶還在這個程序裡,家人就一直問媽媽,不是有去看醫生了嗎?怎麼沒比較好? 要不要再換個醫生看看? 媽媽照顧一個生病的寶寶,晚上幾乎都沒有睡眠,一天通常睡不到幾小時,疲累不堪,還二天跑一次醫院,更是辛苦。 其實病毒是預防甚於治療,若是感染了,就是只能支持性的等他自己痊癒,心急也沒有用,但是病程中要特別注意寶寶的狀況,感冒要小心會不會喘? 若會喘,會吐會拉就要立刻再去醫院,可能引發了支氣管炎要住院,或是拉到脫水等等,要打點滴補充水份。小寶寶活力和食慾很重要,是觀察重點。 來路不明奇怪的偏方千萬不要亂嘗試,什麼符水,或是沒有包裝的藥頭,這些請媽媽勇於拒絶家人的好意,保護寶寶。
5.實際的幫助比言語的關心更有效果
全職媽媽的辛苦是我能深刻體會的,有時看到身邊的媽媽們,因為生理期來,或是生病感冒,臉色極差,家人們總是給他們很大的關心,會不會很累?有沒有去看醫生? 其實這些問候都不如行動來得有建設性。幫忙帶寶寶幾個小時,讓媽媽好好睡一下吧。 這才是真正的幫助。
前幾天,我跟我老公說,我好想提供一個全職媽媽休息站的服務,讓24小時全年無休的媽媽們,累了可以來我家歞會兒,讓我來接手照顧寶寶(用媽媽指定的方式照顧),讓我照顧媽媽,煮營養的餐點給媽媽補身體,提供一個舒適的房間,讓媽媽累了可以去睡覺休息,或者坐在沙發上喝杯茶,"看"寶寶玩,這是我理想中的全職媽媽休息站概念,讓媽媽可以無後顧之憂的休息,但是這樣的想法,在目前還做不到,因為二個孩子就快搞死我啦,希望有一天真的能做出來,那真是太有意義了。
留言列表